Posted on February 4, 2018
把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中的课程梳理了一下,《人才环境与人才特区建设》的试题整理如下
1、 ( )的开放是为人才的创新活动提供重要的养分。
(1)企业
(2)文化
(3)社会
(4)政府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2、 ( )构成了创新文化的核心要素,这也是上海建设国际人才高地需要努力构造的文化元素。
(1)多元、交流、宽容
(2)多元、合作、创新
(3)多元、合作、宽容
(4)多元、合作、宽容、创新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3、 “人才特区”要以满足海外高层次人才的( )为出发点,积极创新实践六个方面的政策。
(1)创业需要和发展需要
(2)创新需要和创业需要
(3)创新创业需要和生活需要
(4)创新需要和事业需要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4、 把“人才特区”作为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可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成为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5、 包容人才和技术的外溢,大学和科研院所向企业开放,企业也向大学和科研院所开放,形成一个贯通的、循环的人才和知识开放体系,这指( )的开放。
(1)大学
(2)单位内部
(3)单位之间
(4)科研院所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6、 创新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7、 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看,企业所需人才更大程度上仍然需要立足于企业的培养开发。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8、 从理论层面分析,人才发展环境主要包括人才的( )等方面。
(1)管理体制环境
(2)政策法规环境
(3)市场机制环境
(4)社会文化环境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9、 从一个单位,到一个产业集群,再到一个城市,有了文化的开放性,就能更好地促进人才创新。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10、 从招才引智转向招商引资,已经成为最近几年上海周边地区,以及上海一些区县推进转型发展的一条积极措施。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11、 打开城市之门,更重要的是( )的开放。
(1)企业
(2)户籍
(3)大学
(4)科研院所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12、 当前上海能够再造人才竞争优势的,就是( )。
(1)开放优势
(2)价格优势
(3)地缘优势
(4)政策优势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13、 当前上海应进行的开放,是一种全面与国际接轨的深度开放,包括( )。
(1)产业的开放
(2)社会的开放
(3)文化的开放
(4)政府的开放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14、 对( )的思想认识瓶颈是上海人才发展面临的最首要的瓶颈问题。
(1)人才政策
(2)人才重要性
(3)工作机制
(4)人才教育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15、 对于“人才特区”,国家要赋予其一些( )以增强其在国际上的人才竞争力。
(1)特别的政策
(2)特别的权力
(3)优先的政策
(4)优先的权利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16、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深化( )改革的具体措施之一。
(1)用人机制
(2)激励机制
(3)培养机制
(4)教育机制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17、 个人努力的方向与行为是特定的( )的综合体现。
(1)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家庭教育、社会价值观
(2)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教育文化、社会价值观
(3)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教育文化、社会氛围
(4)成长历程、历史文化、教育文化、社会价值观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18、 国际人才高地建设,是以( )为背景条件的。
(1)人才的对外开放
(2)人才的教育
(3)人才的引进
(4)人才的市场配置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19、 建立“人才特区”能够( ),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1)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2)加快提高地区和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
(3)有力带动本土人才的国际化进程
(4)提高整个人才队伍的国际竞争力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20、 建立了“人才特区”的各地政府,要通过营造更加积极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其领导的团队人才进入“人才特区”创新创业。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21、 建立以能力主义为导向的现代国民基础教育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是为了进一步( )。
(1)改革法律体制
(2)改革医疗体制
(3)改革教育体制
(4)改革社会体制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22、 进一步深化改革,从大的方面看,就是要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完善( )的人才管理体制。
(1)政府宏观管理
(2)市场有效配置
(3)政府监督用人
(4)人才自主择业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23、 开发人才资源,配置人才使用,调节人才供求,发挥人才作用,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24、 科技创新活力强的城市,基本都是些移民人口多,文化创意人才集聚也比较多的城市。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25、 面对国际国内的人才争夺,上海在引进、留住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尤其是( )方面仍然面临比较大的竞争压力。
(1)基础科研人才
(2)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
(3)科技创新人才
(4)技术骨干人才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26、 浦东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
(1)经济的开放
(2)政策的开放
(3)产业的开放
(4)企业的开放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27、 浦东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通过( ),集聚了各路精英,造就了一大批跨国经营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
(1)引进外资
(2)政府投资
(3)国企改制
(4)发展民企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28、 人才的创新活动需要一个不完全开放的文化氛围。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29、 人才的竞争,关键是( )的竞争。
(1)经济环境
(2)教育体制
(3)人才政策
(4)体制机制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30、 人才的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指人们的( )、职业取向、社会交往、社会价值观等是否有利于人才的成长与作用发挥。
(1)居住环境
(2)生存环境
(3)收入状况
(4)幸福指数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31、 人才发展环境是( )的客观条件。
(1)造就人才
(2)吸纳人才
(3)用好人才
(4)教育人才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32、 人才发展环境是当今各个国家( )的政策聚焦点。
(1)着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2)加快经济发展
(3)着力吸引人才
(4)加快政治改革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33、 人才服务环境就是为人才的创新创业和安居乐业提供更加周到的公共服务。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34、 上海的历史就是开放的历史,上海的未来,也必须坚持对外对内开放。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35、 上海的人才发展面临着一些必须予以突破的( )瓶颈问题。
(1)思想认识
(2)政治政策
(3)经济制约
(4)体制机制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36、 上海市要以( )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人才特区建设的力度,力争在体制机制上有突破。
(1)临港新城人才创新试验区
(2)浦东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
(3)徐汇人才创新试验区
(4)杨浦人才创新试验区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37、 上海市应充分利用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契机,积极发挥人才特区先行先试、试验示范功能,大胆实践探索,实行特殊政策、特殊机制、特事特办,为全市改革发展探索新路。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38、 上海市应鼓励一些区县实践( ),发挥其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上的引领带动作用。
(1)人才特区
(2)行政特区
(3)经济特区
(4)贸易特区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39、 上海以( )为突破口,推进国际人才高地建设,重点从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服务体系和综合环境等方面先行先试和创新突破。
(1)临港新城人才创新试验区
(2)浦东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
(3)徐汇人才创新试验区
(4)杨浦人才创新试验区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40、 上海于1996年最早提出“人才特区”概念。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41、 深化培养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可以从( )角度入手。
(1)完善竞争机制
(2)完善激励政策
(3)完善选拔制度
(4)完善人才开发的产学合作体系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42、 深化全面开放对于建设国际人才高地( )。
(1)是动力,更是前提
(2)是条件,更是基础
(3)是基础,更是动力
(4)是前提,更是动力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43、 所谓国际化,就是要有国际化的人群和语言、交流环境。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44、 所谓宽容流动,是指应该支持青年人才向往更有前景的职业。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45、 完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46、 为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更好的环境,正在成为所有地区和企事业单位的共识。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47、 新形势下的“开放”,是通过提供机会和优惠来吸引人才、引进项目。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48、 要大规模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加快建成人才特区,必须营造更加国际化的特殊环境。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49、 要建立产权激励制度,就应该统筹协调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50、 一直以来,人才作为重要的要素资源,都是各国争夺的重要对象。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51、 以下不属于“人才特区”针对的特定对象的是( )。
(1)外籍华裔人才
(2)外籍人才
(3)留学回国人才
(4)沿海地区人才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52、 以下关于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1)习惯于传统的“流水线加农民工”工业化模式
(2)重“招商引资”轻“招才引智”
(3)重项目投资轻人才投资
(4)重造城造镇轻宜居宜业综合配套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53、 在科研、医疗等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不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54、 在我国,“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已经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识。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55、 针对特定的对象就是在一些( ),对一些特定的对象实施“特区”政策。
(1)特定的空间区域
(2)固定的产业领域
(3)特定的空间区域或产业领域
(4)特定的空间区域或固定的产业领域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56、 政策法规是各个微观主体保持活力的( )。
(1)核心
(2)基础
(3)前提条件
(4)制度保障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57、 知识经济时代,全社会必须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1)尊重教育
(2)尊重科学
(3)尊重创造
(4)尊重技术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58、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不仅要对社会有用,更重要的还要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在学习和创新实践中增强职业竞争力,实现个人最大价值。
(1)对
(2)错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59、 中组部等15个中央和国家部委与北京市共同印发《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提出,从2011年到2015年,面向以海外高层次人才为代表的国家发展所特需的各类人才,建设( )的中国特色人才特区。
(1)人才智力高度密集
(2)体制机制真正创新
(3)科技创新高度活跃
(4)新兴产业高速发展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
60、 最早开展“人才特区”试点实践的,是( )。
(1)上海市
(2)深圳市
(3)江苏省
(4)南京市
答案:请点击此处查询